连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强降雨影响,巢湖流域超警戒线,无为大堤汛情紧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洪抢险的战斗悄然打响。在汛情紧、时间急的情况下,安徽巢湖各地志愿者们闻“汛”而动,主动奔赴抗洪救灾一线,为抗洪抢险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
退伍不褪色
退役军人防汛显本色
天河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防汛队整装待发。 图片来源:天河街道
据悉,当前长江干流已全线超警戒水位,为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と嗣袢褐谏筒撇踩旌咏值阑闪⑼艘劬酥驹阜穹姥炊?,19名退役军人主动请缨,奔赴无为大堤参与抗洪抢险工作,全面进入防汛应战状态,随时准备承担急、难、险、重任务。
7月9日下午,防汛突击队在街道统一乘车,准点出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分管领导韦昌益在车上提出重点要求:防汛突击队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做好防汛工作,充分意识到此次汛情的严重性,不懈怠、不放松,严格服从上级统一部署,听从指挥,积极参与抢险工作,同时也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退役军人志愿者们响应组织号召,纷纷表示要刻苦工作,要用实际行动体现“退伍不褪色 退役不退志”的优良传统,保持军人本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南巢街社区志愿者在无为长江大堤防汛。 图片来源:南巢街社区
连日来的强降雨和上游来水使长江大堤无为大坝上多处汛情严峻,险情不断。汛情就是命令,卧牛山街道南巢街社区也涌现出了一个个平凡又可敬的人——退伍老兵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挚爱、真情及担当抒写着人性中最美的华章。
在这次抢险救援中,由南巢街社区3名退伍老兵志愿者自发组织成立的志愿前锋队积极加入卧牛山街道防汛抗灾党员突击队,并已经连续数日奋战在抗洪救援的第一线。在这场保卫家园的行动中,很多地方因为环境等因素,大型机械设备很难进入一线。每当这时候,志愿者们都首当其冲,逆水而行,拿起铁锹和铲子,展开抢险救援。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受灾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身上无私奉献、守望互助的精神感染着大家,很多受灾群众在他们的影响下也纷纷投入到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抗洪抢险中。
防汛不服老
老党员一线巡逻查险
7月14日的上午,在夏阁镇沿河联圩的柘皋河段,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皮肤晒得黝黑,戴着印有党员先锋的红色袖章正沿着河堤背面进行巡逻查险。每到一处,他都蹲下来,拨开周围的杂草,仔细查看有无浸水的现象。他就是70岁的老党员王文财。
老党员王文财在河堤上巡逻查险。 图片来源:夏阁镇
入夏以来,多轮强降雨的侵袭使夏阁镇境内的夏阁河和柘皋河相继超汛限水位。在得知村里成立了巡堤查险应急队伍的消息后,已经70岁的王文财第一个向村书记主动请缨,要求上堤防汛??悸堑剿炅淦?,书记劝阻道:“一趟巡堤下来要走近7公里的路程,怕你吃不消啊?!钡跷牟聘芯踝约荷碜庸腔褂怖剩拔以谡饫锷盍思甘?,这块的情况我熟悉,再说我还不算老,走几里路就当散步吧!”王文财说。
王文财是以往的老大队书记,1969年参加工作,1971年入党,他先后参与了1991年、1996年和2016年的大洪水防汛抢险任务,离任以后,他一直热心参与村里的公益事业。王文财有着丰富的防汛经验,工作认真负责,他一直都是村里的防汛骨干。
村里年轻党员跟着老党员王文财学着查看“浸眼”。 图片来源:夏阁镇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王文财的影响下,村里的年轻党员也主动上堤,学着查看“浸眼”,向老党员请教防汛经验,老党员、年轻党员形成了防汛中坚力量,护佑着圩堤的安全。
脱贫不忘党恩
贫困户主动上防汛一线
近日,连续的降雨,使得河、湖、水库水位上涨,6月22日起,兆河流域超警戒线,随后,巢湖流域等地先后超警戒线,防汛形势日趋严峻。
面对汛情,槐林镇党委政府迅速进入防汛实战状态,组织了由镇村干部、水库管理员等组成的防汛工作队伍,加强安全巡查和值守监测,密切关注沿河、干渠和水库的水位和堤坝安全情况,积极排查积水区域,疏通排水沟淤塞点,对发现的隐患及时填土筑堤,全力做好防汛。
贫困户汪立昌(左一)在兆河大堤上巡查险情。 图片来源:槐林镇
汪立昌是兆河村人,现年69岁,是该村的贫困户。2016年在“村两委”和帮扶人的帮助下汪立昌顺利脱了贫,面对汛情,看到大伙都在兆河大堤上驻守防汛,汪立昌便主动到兆河村委会跟村书记提出要去帮忙。
得到同意后,汪立昌从家里自带了铁锹,穿上雨靴,便来到兆河大堤上,巡查险情、清理杂草一样不落。从6月22日至今,他就像一名战士一样,冒着风雨,日夜奋战,守在大堤上。他说,“我受党恩多年,尽我所能做点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巢湖文明网综合 帅亦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