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7月21日10时24分,安徽巢湖中庙站水位已经达到13.36米,该水位系巢湖洪水设防的百年一遇标准。为防止汛情发生,?;と褐诓撇踩埠泄暇霾?,以非常之举号召全市力量投入防汛救灾。一线有干部群众奋战,后方有志愿者守护,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抗洪人员做好必要的后勤保障工作,展现着志愿精神。
防汛一线送爱心 安置点内暖人心
近日,面对连日来持续的强降水,黄麓镇数千名党员干部群众在全力以赴防大汛抗大洪,无怨无悔地守护自己家园。黄麓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迅速行动,让防汛一线遍布志愿“红”。
7月19日,连夜的暴雨导致巢湖水位迅速上升,黄麓镇多处内圩汛情严重,形势十分危急,我镇干部群众在圩埂上彻夜奋战,奋力抢险,一直到早上都顾不上吃饭。
志愿者们得知情况后,立即集合买好了热包子、热馒头以及面包、矿泉水等物资冲向防汛一线将早饭送到抗洪人员的手中。
志愿者向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饭菜。 图片来源:黄麓镇
很多防汛人员为了坚守岗位没有到前面拿早饭,志愿者便趟着泥水、顶着暴雨,不顾湿透的衣服,顺着圩埂将早饭一个一个的送到点位上。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抗洪人员做好必要的后勤保障工作,展现着志愿精神。
受大雨影响,黄麓镇西杨村、王疃村等多个自然村遭遇不同程度的灾情,镇党委政府立即开展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协调了就近的西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为受灾群众安置点。
实践站志愿者将站内各活动室进行了整理归纳,放置了被子、床、桌椅等基本生活用品,积极帮助受灾群众整理物品,顺利入住。
志愿者整理受灾村民的日用品。 图片来源:黄麓镇
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抽调志愿力量前往西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帮助群众进行转移安置,细心帮助群众协调解决物资缺乏等问题。
镇卫生医疗志愿者也来到安置点帮受灾群众们检查身体,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志愿者陪受灾老人聊天。 图片来源:黄麓镇
志愿者们细心关怀受灾群众,为他们打扫卫生、清理内务;陪他们聊天谈心,排解忧虑,积极劝导受灾群众要放宽心态,积极面对生活,党委政府一定会全力以赴进行防汛,保卫大家的安全,争取早日重返家园。
“红色邮差”情暖人心志愿行 助受灾群众回家
随着村民陆续回家,如何快速清理屋内积水和淤泥成为困扰群众的难题。7月21日下午,栏杆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红色邮差 情暖人心志愿行”系列活动,助力群众回归正常生活。
在大冲村,前两日的洪水中几乎将胡女士家一层全部浸泡在水中,洪水退去后留下了厚厚的淤泥。正当她一筹莫展之时,一支红色的志愿队伍来到了村里,“阿姨别担心,我们来帮您一起打扫?!彼孀乓簧钕拢焐什钪驹刚呙欠追啄闷鹆斯ぞ?,或推或铲,将淤泥清出。随后,众人协力将洗衣机、电冰箱等大件一一搬回原处?!罢娴姆浅8行荒忝牵皇悄忝俏叶疾恢澜裢砦夷茏∧睦?。”胡女士紧紧拉着志愿者的手,不停的说着感谢?!罢馐俏颐怯Ω米龅?,志愿服务就是互相帮助传递爱心嘛!”七十多岁的志愿者孙道功如是说道。
志愿者帮助受灾群众清扫家里的淤泥。 图片来源:栏杆集镇
在此次救援队伍中,有不少年轻的身影,他们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与年长的志愿者一起帮助群众,用实际行动展现当代的志愿风采,带来了一股爱的暖流。退役军人张添抹去额头的汗水,露出了憨憨的笑容,“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参与抗洪防汛,但在家乡抗洪还是头一次,能守护乡亲们是我的荣幸!”
志愿者协助受灾村民搬运家用电器。 图片来源:栏杆集镇
截至目前,栏杆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邮差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帮助137户居民清理屋内淤泥,帮助209人重返家园。
赶赴受灾安置点 用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为让安置群众获得更好服务,巢湖市益仁社工避开漫水路段,辗转来到栏杆集镇青岗小学——栏杆集镇汛情受灾群众安置点,为安置群众送上服务套餐。
“大妈这边坐,咱们先理发再测量体温,不着急,一项项来?!敝驹刚呒志膊笞乓晃蝗褐谧?,并耐心讲解今天的服务项目?;疃殖?,志愿者们逐一为群众理发、测量血压、清理耳道、修剪指甲,一边开展活动一边与群众聊天,“大妈,你头发想留长一点还是短一点”“以后指甲要经常修剪,不然里面会有很多细菌,不利于身体健康”“您耳朵背是因为耳道堵了,现在听听是不是清楚多了”。
益仁社工志愿者来到安置点给受灾村民测量血压。 图片来源:栏杆集镇
在安置点,到处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和群众拉家??剐睦硎璧?,将最新汛情消息和抗洪抢险现场分享给他们,并告诉群众全社会都在全力以赴排除险情,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渡过难关;他们动手清理垃圾为安置群众营造舒适生活环境;他们整理床被,嘘寒问暖,了解其他生活需求。
义剪志愿者给村民免费理发。 图片来源:栏杆集镇
据了解,为让安置点群众安全安心,栏杆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系益仁社工组织策划此次服务活动,针对安置群众老人较多情况开设服务项目,目的是为了让安置群众获得更专业贴心的服务,此次活动共服务112人次。
“汛”速行动 洪水无情志愿有爱
连日的暴雨,导致烔炀镇防汛救灾形势严峻,部分村出现内震,镇党委、政府在组织人员积极做好抗洪抢险工作的同时,未雨绸缪,开展受灾群众安置点布置工作,全力保障“民生”。
7月19日中午,烔炀镇紧急召开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会议,镇党委书记黄从平指出,在百年不遇的大灾面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平安和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是当前压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要求在烔炀镇中心小学安置点立即成立临时党支部,统筹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切实做到“两个凡是”,即凡是过水的房屋人员一律撤离、凡是无法投靠亲属的一律在安置点安置,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的前提下,还要积极做好受灾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安置点的和谐稳定。
领导视察安置点。 图片来源:烔炀镇
会后,烔炀镇各职能部门立即展开行动,镇民政所与镇中心小学及时将安置点房间从2个扩展到10个,并配备了床和柜子等物品。
镇卫生院对烔炀镇中心小学安置点进行环境消杀,保障环境卫生;学区管委会组织后勤人员,对校园的开水炉、热水器、电风扇以及相关供电线路进行排查整改,消除故障和安全隐患。
镇团委组织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搬运行李、安置房间;环卫部门设置了垃圾临时收储点,并安排专人及时对校园进行清扫……
截止7月20日,已有78名受灾群众转移到了烔炀镇中心小学安置点,吃上了热乎的饭菜、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大家情绪稳定、生活秩序井然。
志愿者协助受灾村民整理安置点。 图片来源:烔炀镇
而像这样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烔炀镇一共有4个,这些安置点在这次大灾面前,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了全社会,尤其是受灾群众的充分肯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无数个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志愿者,团结一心,坚守岗位,在风雨中谱写了一首攻坚克难迎战洪水,凝心聚力守卫巢湖的赞歌。(巢湖文明网综合 钱蕾蕾)